《沈阳建筑大学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浅析新时代高等校园改扩建设计方法

 
来源: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3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理念的提高,当前较多的高等校园校舍都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主要是规模小,难以满足高强度的旧城改造形成的生源急增压力;高等校园面积小,体育设施不齐全,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筑老旧,影响城市市容和不利节能减排的要求。

1 传统的校园教育空间与新时期的社会

需求与存在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校园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校园的规划布局千篇一律,规划结构单一,无法体现出校园不同的人文理念与特色,缺少对高等生人体尺度的考虑,校园无法给学生带来亲近感。②建筑外观风格单调,盲目跟风,保守且缺乏创新性,过分追求形式,导致很多校园建筑外立面不能做到经久不衰,无法很好地展示出校园自己的风采,不能给师生以归属感。③缺少开放式功能空间,“两点一线”的模式仍是主流,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空间、趣味空间。④校园内部配套服务设施欠缺,很多方面已经不能达到师生与家长的期望,人们对校园所能提供服务的期盼,已不是上课、吃饭、住宿这么简单。⑤学校的定位,校园选址,规模的确定,远期发展预期缺乏更为科学的方式进行判断,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或者扩建时因为没有预留空间,无法与原有规划相契合。因此通过高等校园改扩建工程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使我们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能够更面向未来需要从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出发[1]。

2 新时代高等校园改扩建设计方法

2.1 强化校园绿色活力

校园的主体是在其高校习、生活的广大师生。人的行为塑造空间,同时空间也在塑造人。虽然改扩建设计过程中再生思想的实现需要通过针对建筑景观实体的一系列的设计手法来实现,但其最终的指向目标仍然是校园的使用者。因此,强化校园活力,提升校园活动的生命力是实现再生思想不可或缺的因素。首先,在校园的改扩建设计过程中,要对不同时期的建筑的历史内涵与建筑价值有充分的了解,理解与尊重原有的环境氛围,使其价值和作用在校园更新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做到这一点,在设计过程中采取谦逊的态度,考虑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关系;其次,要从大局着手,以学校发展目标为导向,梳理好校园内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使任何一个功能区域孤立、断裂,应建立有序而统一的整体环境,已完成校园环境的协调性。与自然界中生命体一样,保证了校园整体的协调性,才能够保证稳定的再生延续性。

2.2 建筑风貌协调统一

风:学校风情、文化、自然、生态等是大学人文取向的内在气质;貌:学生的空间载体,涵盖特色、个性、未来之貌,是学校形象特征的综合表现。新建建筑传承原有建筑的特征,并加入时尚元素,以体现时代感和亲和力。同时在对城市高校建筑改扩建设计过程中切忌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新奇,而是要追求手法上的自然,并通过建筑材料的肌理纹样、表面质感以及凹凸光影等加以体现,形成明与暗、实与虚、光与影的对比,从而使新老建筑能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可有效运用建筑体块的进退关系,对立面分段式比例进行合理推敲,从而形成了一种比较典型的三段式建筑形式,极富力度。在对建筑时代性体现上,可通过现代理性主义建筑风格来体现,在建筑识别问题上可用大体块组合强调形式来体现,并着重强调建筑风格的整体效果。

2.3 材料与色彩突出特色

在扩建的项目中,材料与色彩作为建筑表皮最强烈的表达要素,真实的反映着新旧表皮的相互作用关系,采取相似的材料与色彩是取得新旧建筑协调比较常用的方法,使新旧建筑形成统一和谐的色彩风格。例如,在校园建筑色彩以暖色为基调的,在改扩建过程中除延续原有建筑外,采用现代的米黄色或砖红色陶板或米色水泥纤维板,在形成统一并富有变化肌理的同时,并活跃了学校的教学氛围。同时在新建部分屋顶种植绿化,与原有建筑屋顶相连续,贯彻 “整旧为新,融新于旧”的原则,在延续历史与文脉的同时,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新形象。可以看出,在色彩的相似性作用下,新旧建筑通过表皮在色彩上的连续性,使材料、形体等方面的不同得以协调统一。旧建筑的整体风貌得到了强化,新建筑也融入整个周围校园环境之中。

2.4 校园建筑空间面向未来

如今国内多数高校的内部功能基本上以单一的教学空间为主,简单配置一些文体教室与实验室,而且这些辅助教室的格局与空间形态大致与普通教室相同,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与不同。如果可以将这一类教室根据其所要进行的教学科目进行符合其科目特质的空间设计,那将给枯燥的教学过程增添很多趣味,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在教学功能以外,很多涉及师生生活空间的功能也略显单调,除了宿舍、食堂基本没有其他生活区功能提供。如果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去设计,宜设计更加丰富的生活服务功能用房,例如:校医室、商店、洗衣房、娱乐活动室、上网室等。通过这些功能的合理设置,结合良好的管理办法,才能让整个校园生活更加的人性化与社会化。并且通过内部相对完善的配套功能,减少对校外服务设施的依赖度,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教学环境[2]。

3 结束语

高校校园建筑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形成校园特征、彰显高校教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科研活动日益增加的当代社会,高校校园建筑也需要不断增加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的高校改扩建过程中需重点考虑建设与教学同步进行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会影响校园的总体布局;对于既有建筑的改造要先评估其利用价值和改造成本,当改造建筑的性价比不高时,应果断更新;校园规划需要有前瞻性和适度的弹性,避免以后见缝插针式的改扩建。总之,确保新老校园整体形象统一,功能完善和使用上流畅高效是改扩建项目的最高追求,一个带有城市记忆的高完成度的改扩建校园必然会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1] 范佳睦.旧建筑改造过程中空间的重塑与融合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9.

[2] 冯黎飒.公共建筑的改造与环境的协调[J].中国科技信息,2018(14):104.


文章来源: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网址: http://syjzd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62622.shtml


上一篇: 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作用分析
下一篇: 地质学论文_陆相细粒沉积岩与古土壤深时气候分析方法综述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沈阳建筑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